典故

(一) 序言

余︿陳佐勉祖師﹀一商人耳 原籍廣東南海赤磡人氏 自八歲覺得善惡兩途 生死二字 二八謀生於粵西 得覽山川靈秀 俯仰興懷 嘆富貴如浮雲 視明利如夢幻 光陰易去 歲月難留 即欲入山修行 謝絕塵緣 自顧二老尚存 欲行不得 三八貿易東洋 常懷修身之志 四八經商南島 欲達方便之心 留連廿載 未遂心懷 五八益加修行 荷蒙上蒼指點 得苦修苦煉原因 迨至交於中運甲子 達到方便初級 因此創立法壇於良登 繼設法壇於故里 再設法壇於樵山 再設法壇於羊城 再設法壇於河南 再設法壇於香港 再設法壇於吉隆 繼設法壇於星洲 各處法壇繼續成立 皆得各弟子之熱心焉 自問德行淺薄 費去各弟子巨資 心常抱歉 願各弟子暗室加修 立功立德 同登彼岸 余之厚望也 之為序

(原文節錄自陳佐勉祖師)
 

 

老師對弟子親訓

壬申年三月十六日

老師有訓言 指示各人 各人肅靜恭聽 

老師云 人身安樂痛苦兩樣多等係由自己造來

每逢好第一 高傲 無好頸 沙廛 誇大口 鬧皮氣 使頸 鼓氣 無好火氣等 乃病之根源 痛苦之自生也 欲身體安樂者 必要化除 人我待人如待己低心下氣 每事要忍 遇事小心 一團和氣 順事而行 切勿免強 勿誇口 勿沙塵 勿發火 勿動氣 最宜忍 依規矩此乃安樂之本源也 但你各人不同肯學安樂 多等學痛苦 吾不取也 此即天堂地獄苦樂兩途由人 自徃至於學苦學樂汝各人自選可也 此諭

 

(原文節錄自陳佐勉祖師)

 

 

(二) 陳佐勉堂典故

彿堂典故主要由現任荃灣佛堂主持謝二姑口述其他弟子筆錄內容主要記述老師創堂的經過及各弟子的見証

西樵良登鄉登領第一法壇之創立
事由方彩霞(後登領法壇弟子十一姑)數人由良登往赤坎聽老師講道,邊行邊講着其做鈕工作之事。悉日,老師說不要想着工作之事並竟能道出其談話內容,講述由如親耳聽聞,由此可見証佛祖之道行。
其後,方六姑(後登領法壇弟子)被邪靈所侵,由老師治癒。方寶玉(後登領法壇弟子)之啞病和方怡(後登領法壇弟子)之標心,亦一一由老師治癒。各人深感老師之道行,並開始着手於良登開設法壇,後更深得千萬人的信奉而親來求丹水治病,赤坎鄉人見佛如此顯聖而接回彿祖返赤坎,不久便於此地建設總法壇。

 

(三) 陳佐勉堂創堂宗旨及規矩

佛堂創堂宗旨

常記「五重山道人」所定的「十三字要言」

人之生身。自懷胎而臨產。而提抱。而成立教訓。而婚姻擇業。
皆父母撫育。艱苦備嘗。人不知父母之艱苦。且觀我養子之
艱苦。便之知矣。可不起敬起孝乎。

兄先弟後。分所應然。四歲讓梨。古人天性加厚。我輩有兄而不知敬。不特傷同氣之親誼。適以形傲弟之不恭也。則悌道宜盡矣。

盡忠報國。仕宦固宜。卽常人出而顧工服役。其得東主提攜培植之恩不淺他日之衣食溫飽。皆賴乎此。則當盡己之忠焉。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譬之車無輗軏。寸步難行。則凡人受之寄託。必要勉力而為。與人之相約。必要前言能復矣

禮者。所以範圍人之身。胥歸於中正也。 無禮則進退周旋。不知舉動。何以辨上下之分。明尊卑之等。見遜讓之風耶。倘放蕩於禮法之外。則人與禽獸無異矣。

義為制事之宜。故義云路也。人所共由之路。可知非義卽非人也。易云。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則德不孤耳。

廉者。不貪之謂也。人有人應得之財。我有我應得之財。
彼此皆有鬼神所司。不能過取者也。不計乎此。而貪心中之。我過取於人。則人卽受虧於我矣。夭天地理財。毫釐不差。縱多端狡騙。百計鑽營。幸而巧受其貪求之計。而千倉萬箱。容易消歸於烏有。則不貪為寶。古訓良言也。

恥之於人大矣。人苟無恥。則非禮非義之事。無不可為。而人道減盡。惟知所愧恥。出一言。則防人指摘。行一事。則摘合規模。皆有恥所致矣。

人生天地間。袛此善惡兩途。斷無中立之處。為善則日上天堂。高明漸進為惡則日趨地獄 淤下沉埋。無怪乎。為善最樂也。

 仁生於愛。先愛夫親。愛夫人。兼愛夫物。親者親之枝葉。人者之吾之同胞物者吾之同生。皆推愛以待。
而仁心合夫天心焉。

勤則有功。前言可鑒。大禹惜寸陰。陶侃運甓。聖賢如此。吾人更當加勉 況生計困難。人爭覓食稍涉懶惰。立見飢寒。宜各守本份。男耕女織。凡力所可及者。日圖進取。斯不負天地生我之厚意焉。

慳非鄙劣待人。不過用財有節。祭祀先人。奉養父母。款待親友。當盡其力之所可為。至於一己所需。不著非分之衣。不茹過量之食。凡衣服器具必加愛惜。斯體天地生物之艱。卽享吾生留餘之福也。

忍字。從刃從心。是以刃之剌心。實屬萬無可忍。惟能忍之。
則此心固虛而能受矣。任橫逆之加。而己不與之較。一若不知橫逆。而甘受之。則忍一時。而時時安適。忍一事。而事事寬平。何等快暢。且我忍他。而他之侮我者。自知已過。日後見我自然而懷慚愧。則忍之道為得矣。

 

 

 

(四) 陳佐勉堂嫡系弟子、總堂及各分堂概欖

陳佐勉佛堂總堂及各分堂所處地點及主理弟子

新加坡總堂
創立於庚午年(公元一九三零年)六月十五日子時
位於石咖吧申律三號,由祖師及各弟子(首徒∣謝彩姬大姑太、黄巧亷、梁如心、余柳根、區二女、梅大妹等)創立。星洲乾堂由弟子梅林主持。

西樵良豋第一法壇
創立於天運八六甲子年前十三日子時,第一壇正上香為祖師首徒∣謝彩姬大姑太及十一姑、方潤弟、六姑、良登方家主理。

赤坎祖法壇
創立於赤坎后崗,由弟何本善、十二姑、方璧玉、四姑等副上香主理。

西樵官山第二法壇
由弟子英姑及建愛等主理。

廣州第三法檀
位於廣列西関寶華北+九號,由弟子陳麗香︿正上香﹀及遊慶金(副上香)主理。

河南第四法壇
位於河南五巷,由弟子陳五嬸主持。

九龍第五法壇
位於香港九龍城啟德道,由弟子蔡潤蘭、陳如要、四姑、曾三姑及周四姑等主持。